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BNUZ > 正文

媒体BNUZ

【珠江晚报】古籍与传统文化专家罗超分享儒家伦理与传统文化心理仁爱是道德意识的核心 孝悌是国人善良的根苗

文章来源:珠江晚报 审核人:孔建华 时间:2016/12/07 点击次数:
审核 孔建华 视频

仁爱是道德意识的核心

孝悌是国人善良的根苗

□本报记者 莫海晖/文

□本报记者 李建束/图

12月3日,9499www威尼斯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教授罗超作客文化大讲堂,开讲儒家伦理与中国文化心理,从中国人的人生信条、中国人的自我意识、中国人的善良本性、中国人的待人之道、中国文化心理的历史局限与潜在普世价值五个方面,剖析中国人的人心。

罗超表示,儒家伦理对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国人的人心就是被中国传统文化这双无形的手所塑造的。

国人奉行

“勤俭持家”信条

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正如李长之先生所说:“如果说中国有一种根本的立国精神,能够历久不变,能够浸润于全民族的生命之中,又能够表现中华民族之独特的伦理价值的话,这无疑是中国的儒家思想。”罗超认为,李长之说得相当深刻。

罗超表示,孔子儒学这种产生于“轴心时代”的东方文化原典,它不同于西方文化始终在纵欲与禁欲之中徘徊,而是对于人欲这种人的内在自然力压迫的克制、约束和控制,也就是所谓的“克己自限”。

“中华文明的母体是氏族血亲的宗法社会,也就是发生于家国同构的熟人社会,所以家族、或者说大家庭对于我们中国人是生死攸关的命运共同体。”罗超说,中国人是“大家庭”的孩子,和西方那种“小家庭”的孩子不一样。“家”这个概念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最难以释怀的情结,在座每个人可能也有这样的一种感受。我们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家”这个概念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最难以释怀的情结,所以中国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以“家”为背景的,如《红楼梦》、巴金的《家》《春》《秋》。中国人奉行着“勤俭持家”、“家庭幸福”的人生信条。

“孝悌”是善良

天性的根苗

在孔子“仁学”那里,“孝悌”是道德情感的起点,是人心良善的根苗。

《论语·学而》里面有一句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焉。”罗超说,孔子这是有感而发的,孔子认为人有孝悌的仁爱之心,就不会为非作歹,就不会伤害他人。

罗超认为,孔子的仁爱思想是发自内心对于人的同情与关爱。“仁者爱人”不是一句空话,孔子所倡导的“泛爱众”所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倾向于对弱者的同情与关爱。这样一种大爱就是源于血缘亲情的良善本心。

“父子兄弟是以父子为主轴的父系家族人伦中的最根本的关系,这种上下关系,它是中国古代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的纵横坐标。因此‘孝悌’也必然是‘仁’这种家庭角色意识的根本。”罗超说,“仁爱”这种家族角色的道德意识的核心,是家族血缘关系之间的亲情。孔子尤其把“孝”看作仁爱之心的根苗。

有自我约束力

才能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罗超认为,对自己而言,尽显仁爱之心,克尽家族角色的责任与义务,所以尽心尽责就是“忠”;要“尽己”就要“克己”,只有具有自我克制约束力,不受物欲的诱惑,才能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对他人而言,是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理解他人作为家族角色的愿望和追求,就是“恕”。“恕”有两个方面,从正面来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就是自己想立世为人,也要让别人立世为人,或者说自己想有尊严地活着,也要让别人有尊严地活着。换言之,希望别人有好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成人之美。从反面来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想承受的羞辱苦难,也不要让别人承受羞辱苦难。

“迎合型”人格

易极端化为双重人格

“中国人要在社会上确立自己的人生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就是活得有尊严,身分等级和人情因素很重要。”罗超认为,这是“差等社会”所带来的一种历史负担,所以中国传统人格突出特点是迎合周围的人,尤其是尊长者的想法。这种“迎合型”的人格在等级森严的伦理秩序中往往极端化为双重人格,媚上欺下、欺软怕硬,在假仁假义的包装下是一个善于揣摩别人心理的小人,所以外仁义而内小人大多是迎合型人格的极端倾向。

罗超认为,孔子所讲的由家族亲情升华为人类的“大爱”,是人类合理的一种文明追求,但是它里面有着历史的缺陷,这种历史的缺陷就是人有差等、爱有差等,缺少独立平等的人格意识,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对中国的传统人心有所反省的。

互动

问:如何在迎合型人格和真实表达自我中找到平衡?

答:事实上孔子也特别强调人际和谐给人带来的幸福感,他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里,我们往往要迎合别人,尤其是迎合长辈,就容易压抑自己的感受,这两者之间怎么找到平衡,这就有一种世俗的智慧。所谓外圆内方,外圆实际上就是要妥善处理双方的关系,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所以中国智慧是讲圆融,圆融主要就是化解,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内方就是要有做人基本的原则,基本的底线,处世圆融,给人留有面子,但是又有一个做人的底线不能违背,如果越过这个底线,那就要敢于说不,这就是中国的一种圆融的智慧,外圆而内方。

声音

“中国文化就好像是带着镣铐来跳舞,有规矩,但是也有相对的自由。”

“在中国传统价值观里,‘孝’是认识和判断一个人的重要观察点,一个人如果不孝就不可交。”

罗超

9499www威尼斯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9499www威尼斯9499www威尼斯文学院教授、教学科研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文献、中国古代文论、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原文链接:http://www.zjwb.com.cn/text.php?ud_key=31226&ud_date=2016-12-07

上一篇:【珠海新闻网】第15届虚拟现实与工业应用国际会议在北师珠召开
下一篇:【珠海新闻网】加拿大圣玛丽大学荣誉校长Dr. Colin Dodds教授访问9499www威尼斯9499www威尼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