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李昕)何晓纯,教育学院 2013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任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
采访前夕,何晓纯同学还在图书馆奋笔疾书。她曾担任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也拿过不少项目的奖学金。这样的她,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个“赢家”,但对于她自己来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赢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专业学习:更好地认识自我
提起心理学,也许很多人脑海中出现的都是“微表情”、“催眠”等词。填报志愿时,对于何晓纯而言,应用心理学是一门十分神秘而奇特的学科。“我一开始觉得心理学很神秘,我对这方面挺有兴趣的。”
入学后,何晓纯经历一个从认知到实践、进而内化的过程。起初,她对这个学科还仅仅是形而上的认识。几年的学习,课堂、作业、讨论、实践,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是从书本知识到自我认知的重新检视。原本模糊的理论,在老师的指点下,经过长时间一点一滴的细心观察和体会,尤其是小组专业实践,让心理学的学科思维成为一种很好的习惯。如今,专业学习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她说,“我原本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他人,让我意外的是,心理学首先是帮助了我自己,使我更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
实践锻炼:不断尝试,找准自己的定位
有人的成功来源于坚持不懈,而何晓纯坦言,她不是那种在一开始就目标明确且坚持不懈的人。她更喜欢在不断地尝试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初入大学的时候,何晓纯和许多大一的新生们一样,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冲突。“那段时间,我的微信里充斥着各种工作安排和活动信息,生活作息混乱,经常熬夜赶作业,整个人的状态也不是很好”。是参加活动拓宽自己的交友圈?还是坚持自己所想,努力学习?解决心中疑问最好的方式,是去亲身体验和尝试。大一时,她一连参加了好几个社团、部门。但经过一年的体验,使她倾心的有校友会和学院党支部。“在校友会工作时,经常有大型的活动需要策划。这些工作都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有一些细节只靠个人也是没有办法全面考虑到的。这时,就显示出一个团队共同努力和付出的重要性来。”大三的时候,何晓纯在学院学生党支部任职。经过大一、大二两年的调整,她逐渐在工作和学习中找到了平衡点,学会把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有序地分开,在学习的时候尽量心无旁骛,到休息的时候,再打开微信看看工作安排。如今,她处理事情,也比过去更加有条不紊。岁月的洗礼,成就了她如今的从容和淡定。
她在不断尝试中塑造着自我,收获着自我。她的大学生涯显得充实而完美,但对她自己而言,完美的背后也有一些小遗憾。她说:“回首过去,我觉得在这四年中,我少了一点冲动,一些能够抛开现状,去追求比较轻松自在的东西的决心。我之前想象的大学生活,应该是周末睡到自然醒,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我总被一些工作和学业牵绊着。可能我还是放不下这些东西,或者说是放不下我应该去做好的事情。”
学习方法:提前谋划,见缝插针
在大学,学习时间自由分配的负面影响是:容易无限期纵容自己的“拖延症”。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何晓纯说,自己倾向于把学习周期拉长。“当有作业需要完成的时候,我习惯很早开始做准备工作,并且更擅于‘见缝插针’式的方法。比如今天有课,我就利用空闲时间做一点,等哪天时间比较充足,我就写多一些。”完成作业不是她的最终目标,如何完美地呈现自己所思所想,才是她目的所在。“写作业时,我会试着从老师启发的角度出发,并结合自己的读书感悟。”
采访尾声,我们谈起了国家奖学金,她有些腼腆,笑着说,“对我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都会用这一份荣誉来提醒我自己,时刻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最后,何晓纯赠言道:“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大学四年里,想做什么就去做,就算过程中有遗憾,那也是一种美好的试炼,起码回首时不会后悔。”比起四年前的迷茫无措,现在的她,沉静温和、充满力量。
王小波曾经说过:“人在年轻时,最头痛的一件事情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不断尝试,寻得自我。在一段又一段的生命探索旅程中,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也许,何晓纯还没决定好前行的方向,但是有着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也有着不断追寻的勇气的她,一定会寻得属于她的一片天地。
摄影:谢雯雯 编辑:叶文韵 蔡旻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