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学的作息习惯与其他舍友不太相同,人际关系和生活受到影响,几番沟通后依然无效很是郁闷。另一位同学苦恼于自己常常听不到闹钟,起不来床,甚至在考试当天因迟到被记为旷考,压力很大。这些烦恼被记录在小纸条上,通过一个个“解忧箱”传递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手中。
与此同时,“寻找校园里可以哭的地方”话题登上知乎热榜。提问者众多,乐意分享秘密宝地的答主也不少。学校东边的那片草坪、某栋楼较为偏僻的自习室、宿舍的楼梯间……
“解忧箱”的出现,对同学们有怎样的帮助?对哭泣点的集体寻找,是否暗藏了某种群体性需要?励耘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丰富资源与利用率不匹配成痛点
记者面向园区学生随机发放了109份问卷,了解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校内心理辅导资源的了解程度等。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的同学认为学校在关注学生心理方面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但是重视程度不够。2017级教育学院的林同学说,“学校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大家似乎不是很关心这方面的内容。”他表示,虽然经常在宣传栏和班级群收到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信息,但参加的同学不多。
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尚未完全成熟,背负课程课业、就业升学、情感生活等方面压力,各种困惑和困扰不可避免地增多。参与调查的同学中,38%的同学自评存在明显心理困扰。在选择倾诉对象时,近八成的同学倾向于选择朋友,心理咨询老师则次之,为41%。2019级管理学院的陈同学认为,“同龄人之间的烦恼一般比较相似,对方更容易理解自己面临的处境”。
考虑到有些同学遇到困难时没有主动做心理咨询的意愿,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对心理委员、楼层长开展专业培训。如果有同学面临心理方面的困扰,心理委员和楼层长也能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或者建议他们来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同学对心理咨询的内容、形式存在误解,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咨询师滔滔不绝地向咨询者灌输自己的思想。心理咨询中心裴一老师介绍说,心理咨询并非如此。来访者可以向咨询师陈述困惑,咨询师会了解来访者的诉求。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首先会做好倾听的工作,会给来访者情绪感受层面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在心理咨询范畴之内,与咨询者商定一个目标,会运用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帮助来访者。
全方位给予学生关怀和陪伴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今年,心理咨询中心结合疫情形势下的学生心理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同学们疗愈心灵、解决困惑。每栋宿舍楼一楼出入口设立的“解忧箱”以及线上的电子邮箱(jieyouxiang2020@163.com)是系列举措之一。“解忧箱”上,印刷有心理咨询中心24小时心理援助电话、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同学们把自己遇到的烦恼写在信纸上或者发邮件,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收到后将及时回复。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军老师表示,设置“解忧箱”就是把学校和老师的心理关爱送到离同学们最近的地方。
除了解忧箱,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本学期初始,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基本实现园区新生全覆盖;组织新生心理测评;组织全体心理委员观看“抗击疫情安心行动”20场公益演讲,让学生干部掌握专业技能,能在同学需要时提供倾听和陪伴的帮助;每周在公众号推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继续开放心理咨询,为同学们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心理援助等。
据了解,每年秋季学校将举办精神卫生月系列活动。仅9月份开展的14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参与学生总数达到400人次左右,10月份开展了10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参与学生总数超过300人次。为了达到良好的讲座效果,每场讲座均设参与上限,从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上增进师生互动。目前还开展面向整个园区心理委员的系列培训,帮助心理委员增强心理安全意识,提高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改善识别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此外,心理咨询中心每年开展心理漫画大赛、心理健康演讲比赛、心理剧大赛等品牌活动……
排忧解难可以有安全自我的节奏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2018年,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每年接访的咨询学生人数约1000人次,2019年上升到近2000人次。今年,受疫情影响,仅9月份就已接待了近500名咨询者。裴老师认为,这反映了学生越发重视自身心理情况,同时“看心理医生就是有精神疾病”的偏见逐渐减弱,学生们越来越正视这种自我关怀的方式。
据9月份数据显示,同学们咨询的问题大多是家庭问题、学业红灯、人际关系冲突、个人情绪管理问题、情感问题等。
裴老师表示,心理咨询帮助处理学生情绪问题,而非现实问题,但会进行相应的引导。在“作息习惯与舍友不同”的案例中,他表示,老师会“首先尝试理解同学的情绪和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之后,再帮助来访者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提供一些在人际交往、沟通方面的技巧。”
关于网络热烈讨论的“寻找校园里可以哭的地方”,裴老师认为,这反映了同学们想在校内寻找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宣泄情绪。“情绪产生之后,需要流动起来,寻求表达和宣泄。”他建议同学们应尽量远离高楼和湖边等地方,选择操场、草地等相对安全的平地。“情绪宣泄时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如果一个人处于特别负面的情绪之下,身处湖边、高楼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可能会做出不理智的、危及人身安全的行为。”
生活中,人们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裴老师建议,情绪低落时,既可以通过听音乐、吃美食、进行腹式呼吸、进行中等强度运动等方法排解不良情绪。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意识地完善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尽量找到一两个可以倾诉、并且懂你的人。如果大家尝试了这些方法而没有明显的效果,那可以预约心理咨询。“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节奏,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纾解方式。”裴老师说。
原文刊载于励耘报255期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