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12月17日下午,9499www威尼斯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郭英德做客珠海文化大讲堂第287讲,从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三方面,讲述了杜丽娘的人生历程和情感历程,与观众一起走进《牡丹亭》这部不朽的名著。
《牡丹亭》完全是讲梦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直到现在还在海内外舞台上不断上演。这样一部作品,为什么会有不朽的生命力?郭英德昨天在讲座中,以“情”字为主要角度,解读这部不朽巨著的核心。
梦中情——杜丽娘的出生入死
在《牡丹亭》中,杜丽娘为什么会有生而死呢?其中一个很关键的情节就是她做了一场白日梦,杜丽娘为什么会做这场梦?这场梦对杜丽娘有什么意思和价值?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样的一场梦能让杜丽娘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郭英德在讲座伊始便连续“提问”,随后细细“解答”这些《牡丹亭》迷们都关心疑惑的问题。
在郭英德看来,杜丽娘在太守府呆了3年不知道有个后花园,其实是因为她是被封闭起来,被禁锢起来的,她发现自己对情感的追求无法倾诉,把孤独默默藏起来,她不能倾诉。这种感慨在她惊梦以后就不得不去寻梦,这种梦对她那么珍贵,看还能不能在后花园的花花草草中寻到梦留下来的痕迹,但根本不可能。所以她抒发出一种深沉的感慨:这般花花草草有人恋……
杜丽娘非常执着于她所做的这场梦,因为这场梦对她来说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场白日梦,而是她整个生命的一种寄托,当然也是她的追求。“寻梦”并没寻出什么结果来,杜丽娘就因情而病,因病而死。她的死是封建礼教的精神摧残造成的,但死对杜丽娘来说是对爱情追求的一个新开始。
人鬼情——符合伦理
在《牡丹亭》中,写杜丽娘死了以后成了鬼,漂流了3年,整整3年,她都在那寻寻觅觅,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郭英德认为是“情”,没有这个情,没有为了情的追求不懈努力,她的重生是不可能的。杜丽娘恋爱的对象从她的意中人、梦中人,到她“人鬼情”的时候见了柳梦梅,到她回生以后嫁的这个人都是一个人,从一而终,是符合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伦理,“如果不是这么描写,如果梦中是张三,做鬼时则是李四,这不行,不符合人伦,不符合一夫一妻的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郭英德认为,这是杜丽娘起死回生合理性很重的一笔。
明白了这一笔,再读汤显祖的《牡丹亭》就会明白,汤显祖真正歌颂的是一个“情”字。郭英德认为,“情”的内涵用现在的话语是一种自我追寻,一种个体追寻,是纯粹的个体自我的人生情感的追求,这才是“情”的本意。
人间情——坚守的价值
郭英德认为,《牡丹亭》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写杜丽娘之死,更伟大的地方是写杜丽娘之生。
在这里,汤显祖有意给自己出一个文化难题,杜丽娘一旦返回到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当中能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郭英德分析,为了超越这种文化的难题,汤显祖在这儿用了很重很重的一笔,就是直接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在戏剧舞台上的成婚——柳梦梅的父母亲双亡,而杜丽娘远在他方,两人就成婚了,然后再去征求父母亲的同意。“这样的描写是相当大胆、叛逆的,尤其对杜丽娘来说。本身她回生了,她要接受封建的伦理传统,她不能够自己主持自己的婚事了,她一定要征求父母亲的同意。”郭英德认为,杜丽娘这样做就是坚守了一个“夫妇缘份”。
然而,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结合并没有得到父母同意,闹到皇帝那里去了,但是因为杜丽娘是“自婚自媒”,皇帝代表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的最高权威,他质问两人的婚姻是不正常的婚姻,是不合理的婚姻……郭英德说,汤显祖用这种不解之解,貌似团圆的不团圆,貌似美满的不美满,留给我们种种疑问,这种疑问聚焦一点,以至情理想为代表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一旦回到现实生活当中,真的能实现吗?可能很难实现,但无论能不能实现,都要坚守这样的理想,因为靠着坚守这种理想才能存在,靠着坚守才有价值,这是杜丽娘坚守的意义所在。“守”字有多么重要,不管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管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诱惑、冲击,但是人生的理想、情感的追求,这种美好的东西是值得去坚守的,而且也应该去坚守。郭英德认为,这就是《牡丹亭》所具有的不朽魅力所在。
□本报记者 陈素璧
原文链接:http://www.zhuhaidaily.com.cn/text.php?ud_key=29929&ud_date=2016-12-18